新闻中心
证监会:发债审核将走独立流程
按照“十二五”规划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中国证监会已经明确了债券市场发行改革和显著增加债券融资规模的整体思路。近日召开的保代培训传言传出消息,证监会今年除了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之外,还将简化债券审核程序,建立独立于股权融资的债券审核流程,设立公司债审核专岗,并在发审委中建立专门负责债券审核的委员小组。
去年年底,证监会发文成立债券办公室,由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负责。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这个办公室承担协调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建立统一的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保护制度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即“五个统一”)等工作。
但是,由于正式在编机构的设置需要中央统一安排,证监会目前尚不具备在发行部和创业板发行部之外单独设立一个“债券发行部”的条件。因此,在发行部内部先建立一个债券审核的专门通道,是一个更现实、效果也比较好的做法。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上述“专门通道”将有独立的流程、专门的岗位,甚至还对应着发审委中的专组委员。除了人员配置仍有局限外,这个通道已俨然一个小发行部的模样。
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证监会还将在目前已经在运行的分类审核绿色通道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按照资信评级、净资产规模和债券期限和是否定向发行等指标,进一步分类简化审核程序。
而一项重大突破是,对于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债券发行,证监会将不再就产业政策问题向发改委征询意见。会内征询意见方面,上市公司部也已经不再对公司债券出具日常监管函。
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公司债券的审核周期已经缩短到一个半月。
除了改进审核流程外,证监会还推动了上市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以显著增加公司债的流动性。此外,证监会还旨在加强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市场化导向,突出发债主体的信用责任,发挥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尚无实质性的违约事件发生,这其实并非好事。没有违约事件发生,并非发债主体讲信用,而是政府往往在一些准违约事件中承担了最后的偿债责任(如海龙短融)。这背后,则与银行是债券市场最大的持有者,风险并未从银行体系中转移有关。
在创新方面,证监会正在考虑推出储架发行机制,即允许一次核准,多次发行,企业和中介机构可以自主选择发行窗口。这种制度有利于增强债券发行的灵活性,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另一项重大创新则是中小企业私募债。目前沪深交易所都在积极准备,一些券商也已经储备了项目资源。中小企业私募债既是一种产品创新,也是债券发行模式的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无需审核,只需要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向交易所报备即可。因此,它的意义更在于放松管制,让发债主体对自己的信用负责,让投资者对自己的风险判断负责。
不过,目前交易所更关心的仍然是风险问题,拟议中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偿债基金。但是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偿债基金可能又回到政府兜底的老路上,不利于市场约束和信用约束机制的形成;事实上,非公开发行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已经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