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本网站第   位访问者

少收了79亿 国有资本预算账单查询

201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比年初预计的少收了79亿元,这在各种收入实现大幅超收的2011年,显得格外醒目。

一位接近财政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没有达到预算目标主要是因为2011年国有股减持操作几乎为零,比预计少了50亿元,造成国资预算收入短收79亿元。

2012年,中国编制了首份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虽然地方部分只包含了省一级,但上述人士表示,可以预见未来随着规范地方国资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模会大幅扩大,并且纳入公共预算的规模也将逐步增长。

从2007年至今,六年共有100亿元用于公共预算。

短收79亿

2011年年初,财政部预算报告中预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44.39亿元,但最终这一收入只实现了765亿元,短收了79亿元。

通常人们习惯于将央企红利等同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其实红利收入只是其中最重要的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还包括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和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2011年出现预算偏差的主要是产权转让收入。2011年产权转让收入中,国有股减持收入预计为50亿元,但实际为零,那些计划上市的央企纷纷推迟了计划。其中,去年呼声较高的中交建设集团将上市计划推迟到了2012年3月。正是在去年,财政部将计划上市央企的国有股减持收入均考虑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中,这是预算出现偏差的最主要原因。

“前些年国有股减持收入较多,比如2010年很多央企扎堆上市,国资预算收入中,国有股减持收入就占到23%。”上述接近财政部人士表示,财政部预计2012年国有股减持收入仍会较少,“2010年国有股减持收入127亿元,2011年为零,这一收入不像红利收入,波动较大”。

不过央企红利收入比201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央企红利收入430亿元,2011年达到760亿元。与国有股减持收入不同,红利收入是针对前一年央企利润征收的。比如2011年红利收入是针对央企2010年实现的19870亿元利润征收的,那一年央企利润大幅增长达到38%。

一方面已有央企利润增长较多,另一方面还新增了1000多家部属央企。部属央企第一次进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上缴红利。

近年,已有多位学者谏言,出售部分国有资产,为社保等支出筹资,如此操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规模将大幅度增加,尤其地方国资收入上升空间较大。

纳入公共预算100亿

今年国资预算收入中,将有50亿转入公共预算,用于社保等方面支出。这是央企红利上缴以来第三次转入公共预算。2010年10亿元、2011年40亿元、2012年50亿元,三年用于公共预算100亿元。据悉,今后有望逐步增加这一规模。

据财政部相关官员介绍,央企红利收入主要用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改革脱困、科技创新和海外投资等。其中最主要的支出为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即内部重组和改革中注资等。其他方面支出比例较小。2012年全国国资预算支出预计为1277亿元。

2012年中央国资预算收入仍定为844亿元,主要因为2011年央企利润增幅13%,而这几乎占国资收入的90%以上,并且预计国有股减持收入仍较少。

2012年还有301家部属央企进入国资预算范围,将上缴红利,据悉,大部分仍未亏损小企业,而首都机场等企业将是红利上缴大户。

今年中国编制了第一份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此前均限于中央企业。2012年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402.5亿元。“这只是省本级的收入预算,省以下现在还没有纳入进来。”一位地方官员告诉记者。“现在国企都是分级管理,纳入预算需要一级一级来,如果全国所有国企都征收红利并且纳入预算,收入并不少。”上述地方官员说。

国资预算继续“扩围”

财政部相关官员表示,2012年,财政部将继续推进部属央企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的工作,通过调查摸底,研讨谈判,最终选取成熟企业进入此范围。

2012年已有工信部、体育总局、卫生部、国资委等部门所属企业进入国资预算范围,而去年积极筹备的水利部并不在列。有知情人士称,水利部部属企业链条比较长,水利部本身对所属企业的情况掌握得不够清楚,所以暂缓进入国资预算范围。“今年,财政部将继续选取部分部委进行国资预算扩围工作,今年红利征收完毕后开始操作扩围谈判,可能在7月底。”一位接近财政部人士对记者说。

财政部曾向82个中央部门征求意见,以获得他们对部属央企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即收取红利的态度。

通常意义上的“央企”,指国资委监管的100多家中央管理企业,事实上还有中央82个部门所属的6000多户企业也是央企,称为中央部门管理企业,即部属央企。

财政部将根据收上来的征求意见,统计哪些部门同意进来,哪些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克服等。

最近两年,财政部征收完红利就开始跟相关部委一对一谈,想进来的,要看是否符合标准,资产负债情况是否足够清晰等等;不想进来的,就要讨论一下为何不能进来,是否能够克服。

上述接近财政部人士表示,这一工作加大了财政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量,但这是趋势,未来就是要将所有这些监管不严的部属央企全部纳入国资预算。

 

来源:经济观察报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149号
 粤ICP备16002630号